納米陷阱藝術圖,納米陷阱的核心為黃色、磷脂殼為綠色和功能化粒子為紅色,病毒蛋白外殼為灰色。圖片來源:Huang Lab
美國芝加哥大學" />
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全新的、有潛力的新冠肺炎療法:納米顆粒可以在體內捕獲新冠病毒,然后利用人體免疫系統摧毀它。
這些納米陷阱能通過模仿病毒感染的目標細胞來吸引病毒。當病毒與納米陷阱結合時,陷阱就會將病毒與其他細胞隔離,并將其作為免疫系統破壞的目標。
理論上,這些納米陷阱也可以用于病毒的變種,從而產生一種抑制病毒發展的新方法。盡管這種療法仍處于早期測試階段,但研究人員設想,它可以通過鼻腔噴霧劑來治療新冠肺炎。
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日的《物質》上。“自新冠肺炎大流行開始以來,我們團隊一直在開發這種治療新冠肺炎的新方法。”負責這項研究的助理教授黃俊(音譯)說,“我們已經進行了嚴格的測試證明這些納米陷阱是有效的,我們對它們的潛力感到興奮。”
為了設計納米陷阱,由博士后學者陳敏(音譯)和研究生Jill Rosenberg領導的研究小組研究了新冠病毒與細胞的結合機制:其表面的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的ACE2受體蛋白結合。于是,他們設計了表面含有高密度ACE2蛋白質的納米顆粒,以及表面帶有中和抗體的納米顆粒。當人被感染時,這些抗體會在體內產生,并以各種方式附著在冠狀病毒上。
ACE2蛋白和中和抗體都已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療,但通過將它們附著在納米顆粒上,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更強大的捕獲和消除病毒的系統。納米顆粒由FDA批準的聚合物和磷脂制成,直徑約為500納米——比細胞小得多。這意味著納米陷阱可以到達體內更多的區域,更有效地捕獲病毒。
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上測試了該系統的安全性,發現沒有毒性。然后,他們在組織培養板中的人類肺細胞中測試了納米陷阱與假病毒的對抗,發現它們完全阻止了假病毒進入細胞。假病毒是一種沒有復制能力的病毒模型。
相關論文信息:http://dx.doi.org/10.1016/j.matt.2021.04.005
(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來源:中國科學報 如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